首页

美脚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3:44:37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25200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碳”路先行|一条条“能源”转型路,一个个“生态”变迁史

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报道,美国跨党派研究机构“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”的数据显示,2023财年,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在住房、交通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。

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汤向前被“双开”

“恐怖主义自然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,恐怖主义对平民的袭击,首先是想制造影响和效应,即恐慌效应。恐怖分子希望借对平民的恐怖袭击,来扩大其影响力。”张弘说。

中国资产,暴涨!

第五,国家是香港最强后盾,会不断推出惠港政策,体现国家在“一国两制”下维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。香港要努力不懈、拼搏进取、自强不息,把握好机遇和优势,创造新高峰。(完)

国话首演契诃夫经典《三姐妹》 青春群像闪耀理想之光

“期待通过活动带领两岸同胞走访大陆各地,进一步促进两岸医药领域深层次合作和人才交流,开创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。”陈柏叡希望此次闽南之行,与会者能发现并拥抱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机遇,增进同企业及机构的互动与合作。

带病拼下英锦赛亚军 丁俊晖:我喜欢这样打球的自己

为优化国际航行船舶入境手续,2024年,该市将持续深化边检“海上政务走廊”平台建设,探索提升船舶入境效率优化途径,为有需求的船舶提供在锚地前置办理入境手续应急服务,提高靠泊后作业效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